20190807
大家晚上好。
本月的呼吸靜心:
1. 手持呼吸瑜珈第三手印,坐姿為散盤或金剛坐。
2. 呼吸比例1:2
3. 吸氣時想像黃金能量通過你的眉心輪進入你的身體。
4.在呼氣時想像出金色的能量正在使你的身體器官強壯與健康。
5. 根據您的方便,這個實修 做7分鐘或14分鐘或21分鐘。
6. 空腹做。
這個月尊者給出了一個實際上要做練習的實修。大家在這在整個月,請繼續做下面的實修練習。
1、在筆記本中記下生活中的所有傷害
2、嘗試去抱持這些傷害,跟它待在一起,體驗它
7月底尊者在印度當地的一個課程裡,給出了教導。今天我想分享一部分的重點分享給大家。
還記得7月初我們第一個線上共修時,我分享了尊者有關覺醒旅程的談話嗎?
覺醒旅程的不同階段
第一階段,變得有意識(Become conscious)
我們必須要努力的、花力氣的去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變得有意識(給與注意力),漸漸的,我們會變成不花力氣的、或是花少許努力的,對正在發生的事情、變得有覺知。
第二階段,看見(Seeing)
不費力的看見我們自己的心智頭腦與其活動,並看見心智頭腦活動的後果與影響。看到自我中心的活動,自我對我們不再造成痛苦。※ 這是真正所謂“覺醒”的開始。
第三階段,存在(Being),意識的存在(Conscious being)
當我是一個意識的存在時,心智頭腦會變得沉默,但我仍在見證。
第四階段,佛陀式的覺醒(Buddha awakening)
當你說、看、聽、觸、想,就只是說、看、聽、觸覺、想法,沒有心智頭腦的介入與干預,那就是覺醒。
第五層級:合一存在(Oneness Being)
然後是:
第六階段 - 光體存在
第七階段 - 空間存在
第八階段- 與PARAMJYOTI(至高無上的光)合一
還記得嗎?
這次有人請尊者再解釋一次:意識的存在、覺醒的存在、開悟的存在,和合一存在。
下面是尊者回答的重點。
我們有4個級別的覺醒(Mukthi)。 在這4個級別之內,還有許多其他級別的覺醒。
首先,你成為一個意識的存在。 然後你成為一個覺醒的存在。 然後你成為一個開悟的存在。 然後你就成了一個合一的存在。
意識的存在、覺醒的存在、開悟的存在,和 合一存在是屬於在覺醒(Mukti)之下的。
然後,是光體的存在、空間存在、和至上之光(Paramjyoti)和為一體。 後面這三者,是歸屬于解脫(Moksha)。
1. Conscious Being : 意識的存在
從本質上講,人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內在正在發生的事情。 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他們自己,以及源自於自我中心所升起的一切。 除了這個(源自於自我中心所升起的一切),沒有其他的。 你必須開始意識到這一點。
即使你是他人中心的,那也只是自我中心而已。 在這個情況下,你是為更大的自我所工作。
在這裡,你把你自己認同于你的家人,把你自己認同於你的宗教,或者把你自己認同於你的國家- 認同於任何東西,然後變成以他人為中心。 但你仍然只是以自我為中心。 你的自我正在擴張,這是一個更大的自我。 甚至當我遇到世界上最大的社會工作者時,他們也說“我們有自我”。 例如,每當戴高樂說“戴高樂”時他就意味著法國。 每當他說“法國”時,他就意味著戴高樂。 他完全認同於自己的國家-法國。
所以你必須意識到自我。 但是人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一切都只是自我。
而自我有其需求。 它玩著自我的遊戲,並努力滿足自我的需求。 所有的自我 - 真實的自我、不真實的自我 - 內心深處的陰影自我,正在控制著你。 實際上,你並不知道自己受到陰影自我的控制,而陰影自我在你很小很小,大約在6到8歲時出現。 在那之後陰影自我開始統治你。
尊者一直在教育你去瞭解和看到的所有這些事情,然後對自我變得有意識。人們過著無意識的生活。 他們只是活著然後死去。
所以你必須非常非常的去意識到自我。 你必須要去看。 我們不是要求你去改變。 在道法(薄伽梵道法)中,我們並沒有要你改變。 我們要你去對內在發生的事情變得有覺知。
那麼當變得有意識時,你獲得了什麼? 當你變得有意識時,你的痛苦程度會下降。 通常所有吉祥的事物都會在你周圍發生。 這是你獲得的收益。 還會有更多的自由。 你會更開心。 如果你是一個意識的存在,你會很容易度過一生。 生命生活一點都不難。 我們的大多數的追隨者(信徒)都成功的做到了。 他們對內在正在發生的事情是有意識的。
清楚地看到內在發生了什麼。能夠看到自我的遊戲,自我的需求等等,這就是變得有意識的。
尊者說了,大多數追隨者(信徒)都看到他們內在的發生。 大多數時候,“看”就發生在他們身上。 我們要你去意識到自我。 我們不是要求你去改變。 我們沒有叫你不要玩遊戲。 我們只是要求你要有意識,看看自我是如何玩各種遊戲的。 一旦你這樣做,你就會進入下一個層次,即一個覺醒的存在。
2. Awakened Being : 覺醒的存在
一個覺醒的存在是一個大腦已經改變的人。 因為大腦已經改變,你將能夠自動抱持住你所看到的內容。 如果大腦沒有改變,這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能夠看到它,那麼收穫就是:你會在極大的喜悅之中。 你會感覺很自由。
你可能有受苦、嫉妒、恐懼、不安全感,憎恨 - 任何事情。 我們不關心“如所是”是什麼。 你應該就是去抱持著如所是。 在如所是之內是什麼不是問題。 你必須能夠抱持著“如所是“。 這並不容易。 去嘗試並看見。 但是如果你是覺醒了,並且大腦已經改變了,那麼你將能抱持如是。 一旦你抱持如是,你就能夠於如是待在一起。(譯注:如是、如所是,意思是事物原本的樣貌、我們內在真實的狀態)
巴觀道法(薄伽梵道法)的主要教導是:與如是待在一起(內在的)。
當大腦改變了,你不僅會很自然地看到它(如是),你也能夠抱持它(如是)。 否則是很難抱持的。 當我們進行了腦部手術,您將能夠抱持如是,並且與如是待在一起。今天你們都在逃避受苦。 你將永遠擺脫痛苦。 你將不會跟痛苦在一起了。現在你跟它(如是)待在一起,無論是痛苦還是其他任何事情,你就跟它待在一起。
一旦你跟如是待在一起,接下來你將能夠體驗它。 否則人們不會真正的經驗受苦。 逃離痛苦是人們所謂的受苦。 他們沒有去經驗受苦。 你應該去體驗受苦。 當你開始去體驗受苦時,你會開始看到它、就像你看到一個風扇、一盞燈一樣。你將能夠看到內在,而當你看到時,最奇怪的事情就會發生。 你從受苦中解脫了。 你的“如說是”經歷了轉變,它失去了干擾你的力量。 它已經消失了。
即使我談到抱持著它,與它待在一起、並經驗它,徹底完整地經歷過整個如是。
實際上所有這些事情都發生得非常快。 你甚至不知道你經歷過這些階段。 但實際上這一切都發生得非常快 - 看、抱持、待在一起、和體驗。
當你看到它,抱持它,與其待在一起、並經驗它,你會體驗到極大的自由。 這一切都時發生的很快。
自我一直在那裡。 你並沒有失去自我。 心智頭腦就在那裡。 但它不會干擾看見、抱持、與其待在一起、和體驗。 自我還在那裡。 但自我不再會干擾你了。 你沒有失去自我。 之前無論是什麼干擾你,都是心智頭腦。頭腦是所有受苦的源頭。 心智頭腦就在那裡。 但它不再導致你任何痛苦。 就是這樣。 你從心智頭腦裡解脫。 那就是你的收穫。
你不能去想像自我已經消失了。 自我還會在那裡。 甚至可能是,看到、抱持、與其待在一起、和體驗 – 所有這些有時候會發生,有時可能不會發生。 儘管大腦發生了變化,但有時候這些可能不會發生。 有時可能會發生。 但隨著你的進展越來越多,它會一直發生。 但它可能需要3個月,6個月,具體取決於人和許多其他因素。 它慢慢變得幾乎是永久性的,但永遠不會是恒長的;不論你成長的多好,還是有可能你整整一天你無法去抱持、與其待在一起。這個可能會發生。 但總的來說,你將能夠與其待在一起並體驗它。如果你無法做到,你也不應該擔心。
你不應該認為你已經失去了自我。 請理解你沒有失去自我; 心智頭腦不再干擾你了。 只是這樣。
在變得有意識之後,你成為一個覺醒者。 然後我們繼續往開悟者前進。
3. Enlightened Being : 開悟存在
對於開悟的人來說,心理自我消失了- 僅僅是因為心智頭腦停止了。只有在需要的時候,心智頭腦才會出現。當不需要它時,心智頭腦就不在那裡。感官的運作不受大腦的干擾。我們稱他為一個開悟者。
對於開悟者來說,自我並不存在。是什麼自我不存在? 是心理自我不在那裡。但是生物自我還在那裡。但唯一的事情是: 當他在看的時候,他只是在看。沒有思想的干擾。當他觸摸時,他只是在觸摸。沒有心智頭腦。當他在聽的時候,他只是在聽。沒有心智頭腦的干擾。而感官只是在發揮作用。但是心理自我並不在那;在的只有生物自我。
心智頭腦不在那裡。心智頭腦有時會出現。當心智頭腦回來的時候,即使是開悟的人也會經驗到心理自我。所以心理自我來了又去。就像波浪來了又去。但大部分的時候是沒有海浪的。在那個時候,是完全沉默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應該一直如此。除非你達到(死亡時的)三摩地(jeevan samadhi),否則你還需要在這個世界上活動運作。但由於所處的情境或環境,自我心理可能會出現,但很快就會停止。
因此,對於覺醒者來說,自我就在那裡,但心智頭腦並不會造成干擾。但是對於開悟者來說,心理自我已經消失了。但它還會回來。但這是比覺醒要高得多的層級。當然,首先你必須在開悟之前先覺醒。這是必須的。
收益是:
許多吉祥的事情會發生在你周圍。你將能夠影響人們並幫助他們。這是比一個覺醒者更強大。一旦你成為一個開悟的存在,你就會進入下一層級-在那裡你成為一個合一的存在。
4. Oneness Being : 合一存在
當你成為一個合一存在,你就失去了你的生物自我。這主要是因為感官開始脫節。
現在對於開悟者來說,感官覺受在作用著,而心智頭腦並沒有在作用。但是對於合一存在來說,感官是獨立運作的。當一種感官覺受在作用時,其他的感官覺受會保持安靜。在開悟的階段, 感官覺受共同在起作用。而在這裡,感官覺受是獨立運作的。
在這裡,生物自我也消失了。對於合一存在來說,只有其他人存在著。對於這個人來說,沒有觀察者。觀察者、被觀察者和被觀察的事物成為一體。當一個合一存在看到一棵樹時,只有那棵樹在那裡。當他看到天空時,只有天空在那裡。當他看著星星的時候,只有星星在那裡。
對於合一存在來說,每一個物體都會顯得更大、更真實、更清晰。當一隻螞蟻在那裡時,只有螞蟻在那裡,完全佔據了他的空間。相機在沒有攝像師的情況下,可以自由的工作。感官覺受變得獨立。這就是合一存在。
回顧 - AB教導JOYCE講述(20190731)
https://sarani.pixnet.net/blog/post/229766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