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4
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們要延續上週三的話題。7月底尊者在印度當地的一個課程裡,給出了教導。上週三我分享了一部分的重點,今天我再分享一部分。
上次我們談到有人請尊者再解釋一次:意識的存在、覺醒的存在、開悟的存在,和合一存在。尊者解釋了之後,又舉了一個發生在金奈的真實案例來說明三者的行為對同一件事是如何有不同的反應。
我有三個信徒,他們也都是彼此的朋友,去到指導師那裡。一個聲稱他沒有覺醒,一個說他覺醒了,第三個說他開悟了。
那個沒有覺醒的人說,自從幾天前印度隊在板球賽中輸給紐西蘭隊後,他就有了難以忍受的自殺念頭。
他說““我非常喜歡印度,我不能接受印度隊輸給紐西蘭隊。”所以他不斷地想到自殺。然後,指導師和其他信徒們勸他不要自殺,安撫他說另一場比賽將會來到,就這樣說著,也為他祈禱。現在他沒事了。但那時他真的受到自殺的念頭的折磨。
現在,換另一個說他自己已經覺醒的那一個人說:“印度隊輸掉比賽,我感到了可怕的痛苦。我完全認同印度板球隊,但我能夠忍受痛苦,並體驗它。我把整個事情看作是我的條件作用,以及我是如何依戀我的國家、印度、我的汽車,以及其他很多事物,我從未想過這種依戀是如此之深。這種情況對我來說太痛苦了,不是印度輸給了紐西蘭。從我的童年開始,我就能看到所有那些關於制約的所有故事,人們會怎麼看待印度,人們會怎麼看待我,然後痛苦就消失了。我把整個事情看作是覺醒,而這一切都發生在非常非常短的時間內。”
開悟的人也在那裡。他自稱是開悟的。他說: “是的,我也非常喜歡印度板球隊。當我得到印度輸掉比賽的消息時,對我來說這只是新聞。“印度隊輸了”。這是所有,就是這樣。沒有故事可看。頭腦並沒有朝這個方向或那個方向移動。印度隊輸了。這是可以的。心智頭腦並沒有編造故事。
對於未覺醒的人來說,他的心智頭腦裡充滿了故事。對於覺醒的人來說,還是有很多故事,但是他透過“看見”來穿越。一旦他看見,故事就停止了,他能夠很快的從痛苦中走出來。
現在,對於第三個人,他的心智頭腦是安靜的。沒有故事。“印度輸了”。就像是新聞一樣 或是說在談論天氣一樣:“下雨了”,“沒下雨”。這就是所有,只是這樣。而沒有去加強它。那就是開悟的人。
借由這個故事,大家應該很容易就能清楚地理解- 未覺醒的人是如何作用的,覺醒的人是如何作用的,覺醒的人是如何不受苦的。因為他已經覺醒,所以他可以很容易地從任何事情中走出來。對於開悟者來說,一切都是一種功能。沒有故事。就像新聞一樣,僅此而已。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沒有加強。這是根本的區別。
現在,一個人是很容易變成覺醒的。只要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你可以看到覺醒者的痛苦停止了。覺醒後,再做一兩次手術,就能夠開悟。開悟之後,心智頭腦基本上就停止了。它在需要時工作,在不需要時停止。如果他想去孟買,他的心智頭腦會開始工作。一旦他去了孟買,又是一片寂靜。完全的寂靜。它不是噪音的對立面。它可能是一個市場。聲音就在那裡。但是內在的心智頭腦依然是靜止的。
我想要再次強調,整個覺醒旅程的開始,是我們要去變得有意識,我們必須要努力的、花力氣的去對已經發生的事情變得有意識(給與注意力),對正在發生的事情、變得有覺知。
這邊所謂發生的事情,是我們內在的發生,例如我們內在的想法,我們的情緒等等。
然後也再次提醒小夥伴們,內在誠信、對自己真實的重要性。不要對自己說,我已經學習了這麼久,我想我已經變得很好,很有覺知了。我每次聽到小夥伴們分享、或在群裡看到小夥伴們的分享,說自己看到自己真實的狀態、並且願意跟大家分享出他真實的狀態時,都很感動。看清真實的自己是最最重要的。真實才有力量,才不會把能量放在掩蓋、逃避上。這是成長的必要條件。
這邊要特別提醒的是,我們說的是“內在誠信“,不是外在誠信。尊者說過,當沒有內在誠信的時候,去實行外在誠信,基本上就是一件大慘案。比如說,你內在有個傷害,你跑去指責你的老公,因為你覺得是他讓你有這個傷害的,你跑去指責你的父母,因為你認為是他們讓你有這個傷害的。如果你這樣做,輕則他們可能覺得你莫名其妙,嚴重的說,其實你這是對他們造成莫大的傷害。我們說過,所有的傷害,其實都是跟自己有關,跟別人無關。而現在是你在學習,是你想要成長,你想要轉化,都跟你有關,跟其他人沒有關。遇到問題的時候,要看的是看向自己。如果這時候你覺得要誠信,結果變得去把所有內在狀態拿出來去指責別人、把你的內在傷害倒出來,就覺得這是誠信,這樣的作法是完完全全錯誤。就像尊者說的,你會把事情變成一樁大慘案。
再來呢,這週六又有一日課了。我們再來看一下抱持(受苦)。
我們一直提到,通常我們不會去面對痛苦,而是會逃避痛苦,。我們總是尋找方法去逃避,以很多方式去逃避。像看電視、打電動、逛街、吃東西。我也分享過,情緒也是一種逃避方式。所有我也分享了情緒四步法去與情緒待在一起。
有些小夥伴私底下跟我說,情緒來了沒辦法控制呀,壓不下去呀,只能任由情緒去驅使自己、去發出來。我想說的是,第一,尊者的道法不是要我們去壓抑我們的情緒,道法要我們去看見而已。我們如果把情緒發出來了,還算是看見嗎?有些人說,我看著我在發脾氣呀,那不是看見嗎? 我不駁斥這個說法,但我換個角度說,如果我們真的看見情緒了,這邊講的是“真的看見,那憤怒是不會爆發出來的。當我們說壓不下去呀、發不出來時,是我們任由小我控制我們。是你把你的生命的主導權交出去了。反過來說,如果你一旦覺察自己在情緒裡,用一些意志力把你的專注力放在你的身體上面,去感覺你的體感,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第二,我們就是在跟小我博弈。是誰在說“情緒來了沒辦法控制”?是自我、小我呀。我們要做的,是去拿出這個決心,我不想要再逃避、逃跑,我想要跟情緒待在一起,去擁抱我的受苦、去抱持住我的受苦。下這樣的決心。如果小夥伴們想要跟有儀式感,向你的高我祈禱,送出你的決心,你的意圖,請高我幫你不逃跑,然後跟情緒待在一起,去擁抱受苦、去抱持住受苦。當你去下這樣的決心,也是在向神性靠攏,而不是倒向自我、小我。
這就是今天的共修,我想分享的部分。
請大家繼續在這在整個月,做下面的實修練習。
1、在筆記本中記下生活中的所有傷害
2、嘗試去抱持這些傷害,跟它待在一起,體驗它
回顧 - AB教導JOYCE講述(20190807)
https://sarani.pixnet.net/blog/post/22977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