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19.04.13

 

大家晚上好。

我們今天要來看的是,尊者媽媽的有為教導。

 

“穿上別人的鞋子”是一個英文俚語,意思是“站在別人的立場”

 

所以這個教導是 “你必須站在別人的立場,並去感受別人的感受。(認知/觀點的改變就會發生)

 

You must get into other persons shoes and feel. ( perception shift will happen)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當我們與他人互動時,我有我的觀點,你有你的觀點。所以衝突就會發生。

 

這裡的衝突不見得是爭吵。可能是某一方受到委屈、不被理解,等等。每一個人都會想,為什麼他會這樣說、這樣做?為什麼他不能理解我?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有一段良好的關係,我們應該做的是,去換位思考、體會對方的想法和感受。

 

當我們能夠看到別人的觀點,感受別人的感受時,我們的觀點就會完全改變。但現在我們基本上是無法看到的。當覺醒之後,這些將會自然的發生。

 

尊者教我們: 當我們想知道別人的感受時,應該與他們的呼吸同步。如果他們呼吸急促,我們也急促呼吸。如果他們呼吸緩慢,我們也緩慢呼吸。

 

如果對方以特定的姿勢坐著,我們也可以模仿他們的身體姿勢。

 

如果我們能跟對方持一樣的身體姿勢,呼吸與對方同步,我們就能與他們建立連結、知道對方的看法。

 

這跟我十多年前上過John Grinder約翰·葛瑞德NLP的創始人的課裡面說的類似。基本上當時學的都還給老師了,但這部分我學了應用在工作上,確實會有這樣的效果。

 

覺醒後,這將是很自然的發生。但現在如果我們去練習做這個實修,將幫助我們有個容易的頭腦手術、不用太痛苦。

 

這個教導可能比較接地氣。很多人都表達自己的觀點。不過,我們可能要往深一點的去看。

 

我舉個例子,來說明怎麼試著去練習這個教導,希望會比較清楚。

 

群裡有個小夥伴說,這個教導“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考慮別人的感受” 是父母從小給她的教育。而她自己覺得很痛苦,因為這樣一來,就一直在考慮別人的感受,誰來考慮她的感受呢?但是她仍然還是這樣的去做。

 

所以,在這裡,這個小夥伴的觀點和父母是不同的,對吧

 

小夥伴的觀點是,如果都是考慮別人,那誰來考慮、關照她呢?而她的另一個觀點是,即使是她不喜歡這個道理,覺得很受苦,但是因為父母說了,她也要勉強自己去做。

 

那父母的觀點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考慮別人的感受”這句話嗎?

 

我們如果試著去練習尊者教導所說的,那麼應該去探究,父母的觀點究竟是什麼。父母真正的想法和感覺是什麼?父母親是基於什麼原因?而這樣要求孩子?

 

我們大家在這裡,都是很幸運有學習的機會。上一代極大多數的人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的。即使是現代,大家一般所接觸的家人、朋友、同事等等,大多數也是沒有機會學習的。極大的機會是,大家說出口的話,跟他心裡真正想的是有一定距離的。

 

大家應該都聽過內在誠信這個教導。內在誠信講的是,很真實的看到自己內在的狀態、內在的真相,並且接納自己的狀態。

 

但是如果我們去看自己與以及這個社會,正常狀況下,我們大部分從小被要求的是,要三觀正、有禮貌,對別人好、識大體等等行為。即使大部分的時候,我們是口是心非的。明明我們每個人都有著無意識、有著小我,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都希望自己得到最好的,但是我們卻被訓練成,要識大體、有禮貌、三觀正、對別人好、壓抑自己。聽起來很熟悉嗎?

 

所以我們對外說著謊話,也對自己說著謊話。久了之後自己都被催眠了,也忘了自己到底要什麼、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這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普遍現象。我想我們中國人的社會尤其是這樣。所以說,我們很難從一個人所說的話、真正的理解到,這個人的內心世界,他的真正的想要的,真正的渴求是什麼。

 

所以如果試著去練習尊者的教導,當去探究出,父母真正的觀點與想法,我們才能夠從他們的角度去瞭解,究竟父母是基於什麼原因,而這樣要求孩子?

 

父母這樣說,是出於對於其他人的愛?還是因為出於自己本身的低價值感,覺得別人比較重要,自己可以被忽略?又或者是因為恐懼,因為這是所謂的正確三觀,不這樣做,親朋好友、甚至整個社會都會給與壓力?還是其他原因?

 

我想,如果這個小夥伴如果真的去理解父母的真正的觀點,站在父母的觀點去看、去體會、去感覺,有很大的可能性,她會諒解父母說出這樣的話、有著這樣的要求。而回過頭來,應該也會放了自己,不會既討厭這樣的要求,又逼得自己去做。

 

其實如果注意去看,從小夥伴看到這個教導的反應,可以感覺得出來,即使她現在已經長大,但是父母用這句話來她要求,對她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甚至感覺她還是有些氣憤、有些委屈的。這樣的能量糾結,如果沒有把它去梳理、圓滿,很容易會帶入對下一代的教養之中。也希望這個小夥伴在做這次實修這個功課的同時,能夠解開這個套,不要因為自己的這個糾結,而去影響下一代。

 

所以,尊者要我們“站在別人的立場,並去感受別人的感受”,不是要求我們:不要照顧自己的想法、感受,去為別人著想。也不是單純去接受別人表面、說出來的要求,而是去找出來,對方真正的感受是什麼,真正的想法是什麼。

 

 

另外呢,就是要跟大家提醒大家,要去練習內在誠信,要去真正看到自己內在的狀態,試著去接納它。

 

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如果大家沒有所謂的內在誠信,、沒有接納自己的內在真相、內在狀態的,你聽到人家一句話、一個要求,就要氣急攻心了,那有可能有能力和閒情逸致去瞭解對方真正的想法。

 

當我們有著內在誠信,意思是我看到了我內在的真相、內在的狀態,並且接納自己的狀態,我們就不會浪費能量在抗拒,在否定,等等的自我的活動上面。那麼我們的專注力,也才能放在發現對方的真正需求上。

 

你也許會發現,你的老公、或是同事凶你,其實是像你討愛、求關注。

 

如果我們一直練習內在誠信,練習這個教導,會慢慢發現,其實我們每個人要的都一樣,不管我們年紀多大,我們都想要被愛、被關注、被重視、擁有安全感、踏實感等等。

 

 

其實要設身處地的去想,是挺困難的。我舉一個自己的例子。我的父親70多歲了,前陣子呢,跌了一跤。還好沒有太大的狀況,但是還是很令人擔心。我的父親年輕的時候,是運動健將,好像還差點入選國家隊的那種。但是幾年前好像是在游泳時,弄傷了腳之後,就不太喜歡運動。現在,基本上有人服侍著,上下樓也有電梯坐,所以動的機會就更少了。

 

因為前陣子跌倒的關係,我們很擔心,家人一直討論怎麼預防。談來談去,認為父親因為缺少運動,腳的肌肉會日漸萎縮,才會容易造成跌倒的情況。我們兄弟姐妹幾個人就一直討論,想怎麼讓我父親能夠運動起來,完全把我的父親當成老小孩,想著各種辦方怎麼讓他動起來。

 

前2個禮拜我自己發生了一些狀況,有一天就突然發起燒來。然後隔天,因為整個下午一直坐在電腦前做事,同一個動作太久了,站起來的時候一不小心,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腰就扭到了。結果呢,一邊發著燒、腰又扭到,整個人就不太舒服,晚上睡覺動一下就腰疼,人又發熱,也睡不好。

 

我在上課的時候,也跟大家說過,所有苦痛的背後,就是神性,這些苦痛包含了身體的病痛也,包含我們了精神、心理上的痛苦。所有我們要抱持苦痛,不要去排斥或逃開。我自己跟大家說了,當然自己身體力行。所以我就想,不管是發燒,還是扭到腰的疼痛,也許是業力的一種展現與釋放。如果我能夠懷抱著這個疼痛、擁抱的這個疼痛,而不只是,而不是去抱怨,可能也是一種業力的圓滿。

 

我又跟自己說: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即使跟業力無關,這些在身體上的痛,也能夠幫助我,建立慈悲心,讓我對於身體有病痛的人,能夠有同理心。也是好事一件。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我突然想到我的父親,想到了我的父親的狀況,想到了我自己,把父親當作老小孩,還心裡想著怎麼樣要求他能夠讓他可以運動起來。可是我卻不理解,父親可能是因為身體老化、疼痛,而不想動了。我自己這麼年輕,只不過是因為一點發燒,腰稍微扭到了,就不想動。父親年紀這麼大了,他身體上的疼痛,我其實根本無法理解。

 

心裡是想著為父親好。但是其實我對自己的父親,其實是一點也沒有同理心。不能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的。

 

所有我說,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的立場去想,並去感受別人的感受,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給大家一個回家作業。在接下來的幾天,到我們下次線上共修之前,請大家在生活裡去思考這個教導,類似我舉的例子,這樣的去看、去分析自己的觀點、與其他人的觀點。利用尊者教的方法,去理解別人的觀點、別人的想法,看看是否能看他人所看,想他人所想。大家要在生活裡面實際的去做,才能得到這個教導的禮物。

 


回顧 - AB教導JOYCE講述(20190410)

https://sarani.pixnet.net/blog/post/229269245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AB JOYCE 實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rani 的頭像
    Sarani

    合一淨源中心

    Sara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