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0
大家晚上好。
我們先很快的過一下這個無為教導:
「你應該把死亡當作同伴般地去生活,而另一個同伴必須是見證人(見證意識)。」(意識到你既沒有在死亡、也沒有在見證。)
"You Should Live with Death as your Companion and the other companion must be witness" (Become aware of you are not dying and witnessing.)
覺知和死亡是分分秒秒都在發生.這個教導就是要我們一邊擁抱著死亡這個同伴,一邊擁抱著覺知這個同伴。
如果我們無法做到,就去看到,我們既沒有分分秒秒都在死亡,也沒有覺知、見證這一切。
我看到有些朋友還是繞在這個教導的字句裡。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只有當我們覺醒了,這個教導裡說的就是我們的自然的狀態。在那之前,我們只能試著去做,試著去看見我們沒有分分秒秒在死去,我們緊抓住過去或未來不放;我們只能試著去看見我們沒有分分秒秒保持覺知的去看到自己的狀態,而這個狀態就是沒有分分秒秒在死去。
今天我們要換個方式,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試看看做為一個團體,一起、我們是否能成功的沉思這個教導。
*****下半場*****
今天的下半場,我們一起的來看看,負面的念頭、想法。
有些朋友可能記得,1月份尊者爸爸的無為教導,講到:
你必須意識到
-你的思想不是你的思想。
-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
-你的頭腦不是你的頭腦。
-自我只是個概念。
依據尊者的教導,所謂的思想,是儲存在思想層、可以想像成一個大的思想資料庫裡,然後飄經、流經我們。思想、念頭從我們的這個地方,叫做bindu進去,然後從腦後這裡出來。
我們是無法控制我們的思想,思想就是單純流入我們,無論正面思想與負面思想都一樣。就好像我們從大氣中吸進空氣、呼出空氣,我們也從思想層這個資料庫接收思想,也給這個資料庫貢獻了思想。這個是人類過去數千年來的思想。我們的恐懼、焦慮、苦難與悲傷、喜悅與歡樂都沒有結束,它們透過思想在我們的生活中繼續存在著。
一般人可能都以為思想是在我們頭腦裡製造出來的。所以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概念。當然對很多人來講,可能沒辦法看到思想飄進來的過程。但從我自己的經驗裡,確實有很多這樣的一個看見。
我想說的第一件事是,所謂“我們的”負面思想不是並不是我們的思想。有些人他會去指責、譴責自己說: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我是這麼的負面?我們首先要理解,我們其實是無法控制我們的思想。
那為什麼有些人經常是有正面的想法?為什麼有些人老是有負面的想法?其實我們每個人真的很像機器人,你可以想像我們每個人就好像頭頂著一個電視機的機器人。電視機是能夠選擇頻道的對吧?當我調到這個頻道,我就看到這個頻道的欄目。當我調到另一個頻道,我就看到另一部電影。
所以我們經常有哪一類的想法,取決於我們是設定在哪一種頻道上。
那麼是什麼影響到我們的頻道設定呢?
基本上,這個設定從我們小時候,從在母親的肚子裡開始、一直到出生、童年時期的發生、到現在我們的整個無意識的形成,包含家族業力、我們的脈輪的影響、住的房子、吃的食物、幫我們準備食物、烹調食物的人、我們周圍的人、甚至太陽與月亮的位置、日月星辰,整個宇宙都是原因。我們一個人無法影響這所有的因素,但如果我們小心、加上學習,我們可以對此作出影響。
如果沒有注意到我們的思想,可能會發生什麼事呢?
我舉一個可能很多人都聽過的故事。我自己去印度上課,常常聽到指導師說這個故事、聽了了很多遍。一直到後來有一次,我才理解到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這故事是說在印度的北方,有一個卡車司機,開著長途的貨車,到了印度的南方,一個叫班加羅爾的地方,可能很多人有聽過這個地方。它是印度南部一個重要的資訊科技的城市。他到了這個地方,撞到了一個人,因而導致這個人的死亡。而他自己也因為過失殺人而被關到監獄裡,幾十年的刑責。
這原來是兩個不幸的家庭的故事。一個家庭是在印度的北方,而另外一個家庭是在印度南方班加羅爾。因為這些指導師他們到印度的各地區開課,在課程中他們分別聽到這個卡車司機的妻子,以及周圍被撞死的不幸男子的妻子對他們先生的日常生活的描述。
那位卡車司機常常會跟家人說:你看這個印度的交通多麼的混亂,我每天要開在路上,帶著這麼多的貨物、還要開的這麼快,很容易的就會撞到人。我要是撞到人就慘了,我們的家庭就毀了。等等等等。他一天到晚就這樣在說。
而那個不幸被撞的男子又是怎麼樣的呢?他的工作是環衛工人。當他從事他的工作的時候,他看到車來來往往。常常的他就跟家裡人說:“你看,這些車開得這麼快,那些司機開長途的車,常常就打瞌睡,一不注意就容易撞死人。我整天都在外面工作,這些車都在我旁邊開來開去,我很擔心是不是有一天不幸的事也會發生。” 他整天的就在說的這些事情,想著這些事情。
而兩個人的無意識就這樣運作,最後導致兩個家庭的不幸。
所以我們不能任由各種思想這樣來來去去、不去注意到我們的思想。
如果我們能改變頻道,就能開始吸引正面思想。
首先,我們要覺知負面思想的存在、去看到我們的思想,尤其是負面的思想、想法。當負面想法、念頭出現,我們就看著它飄來飄去。不要去加強它,隨著這個負面想法又吸引、帶出更多的負面想法。也不要抗拒它、指責自己、跟自己說,不要這樣想,不應該這樣想,怎麼會有這種想法呢?
只要帶著覺知,靜靜的看到那個負面想法就好。當我們有意識的看到、接納負面思想時,它們的威力就會減弱。如果我們不能覺知到自己的想法,那我們這些負面想法基本上就會一直不斷的去吸引更多類似的想法,最後我們的頻道只有這些負面的念頭。
除了覺知到想法,再來就是我們怎麼主動的調整自己的頻道。
尊者在一月份,除了上面的覺醒教導,也提出一個對應的有為教導:
“培養透過改變你的身體姿態、呼吸模式和頭腦專注而轉換你的思想念頭的能力。你可以控制思想念頭。”
這就是我上次提過的,去覺知到你的想法,也去覺知到你是處於怎樣的身體姿態、姿勢。大致而言,我們的全身肢體向上、向外伸展,大家現在試著這樣做看看,有沒有感覺精神比較好。向上、向外擴展的身體姿勢,會更容易吸引正向的念頭。
急促的呼吸,往往伴隨著恐懼,憤怒。大家可以去看看,當你生氣、發脾氣,或是很恐懼的時候,是不是呼吸會變短,甚至屏住氣。
所以我們一般要讓大家心靜下來,會讓大家做深長緩慢的深吸深吐。或是我們會做左右鼻孔交替呼吸。等等這些呼吸法,都是讓我們更平靜。這樣一來,我們也會吸引正向的念頭。
再來就是,我們不是在做脈輪靜心嗎,這也會幫助我們重新調準脈輪,把我們動轉換為正面思想的頻道。
最後要提醒的是,去覺察、覺知我們周邊的環境。例如說,我們看的電視、看的電影、每天看的朋友圈、微信公眾號、甚至我們吃的外賣。所有我們的所看、所聽、所說、所思所想,所有這些東西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無意識。也影響著我們的頻道是傾向於接收者正面的念頭、還是負向的念頭。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坐上一輛計程車、計程車,開車的師傅非常急躁,講話很不好聽。坐著坐著你的脾氣也很變得急躁不安?當一天中有不開心、不如意的事情發生,你就覺得自己一天都會不好過?
所有這些都是要小心的地方。最重要的還是要帶著覺知。
回顧 - AB教導JOYCE講述(20190406) https://sarani.pixnet.net/blog/post/22926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