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7
大家晚上好。
因為又有新的朋友進來,一開始我先說明一下這個線上共修的目的。
為了讓已經上過奇跡課、整體意識覺醒課、已經接觸聖者阿瑪巴關的道法的家人能持續的專注在這個道路上,也為了幫助其他跟阿瑪巴關的道法有緣分的朋友,我和寶玲組成這個微信群和每週兩次的線上共修。
共修的內容,是聖者阿瑪巴關每個月透過指導師,給到奇跡課的家人當月的實修。
這個每月實修原來是給到上過奇跡課的家人,來説明我們鞏固狀態。指導師特別指示我們,這些教導不能以轉傳的方式,例如用微信po文的方式分享出去,但是可以以線上線下課程的方式去教給其他有興趣一起來做實修的朋友。
從去年的12月開始,實修的內容有些改變,包含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教導的沉思,一部分是呼吸靜心和脈輪靜心。
這些教導叫做覺醒教導。簡單來說,是聖者巴關和聖者阿瑪的語錄。這些語錄為了是幫助我們到達一個覺醒的意識狀態。
大家可能常常會聽到覺醒、開悟、證悟、解脫這些字眼。但是這些字眼對您也許意義不大,可以也覺得很空泛,甚至有些神乎。
其實覺醒、開悟是可以量化的,也可以用今日的科學,尤其是腦神經科學來解釋。
教導裡面又分為“有無為教導”和“有為教導”。對於“無為教導”,我們要做的就是去保持覺知,去看教導裡面要我們去觀察的。“有為教導”是需要我們花點力氣在去做的。
我之前提過,這些教導實修,都是為了頭腦手術做準備。所謂頭腦手術,就我們被給與一個覺醒的狀態,在這個狀態裡,我們會自動的看到自我的活動。這是最基本的覺醒。
接著我們來看看本周的教導。:“你必須像旅店裡的陌生人一樣生活”(每一天都應該像新的一天)“
"You must Live Like a Stranger in a Guest House" ( Everyday should be like a new day)
這個教導的意思是,不論我們在那,是到外地,住在酒店裡,還是在自己熟悉的家裡,在單位裡,還是在國外一個從沒到過的地方,不論是在那,我們都應該像個從外地來的人住到了一個陌生的賓館旅店裡一樣,所有事物對你來說都是新鮮的。每一天都像是新的一天。
之前我們提過,一個教導會有不同層次的理解。
聖者爸爸能說流利的英文。他的教導是用英文給出的。教導裡面也沒幾個字,但往往有一些涵義。翻譯的時候,為了信達雅,有時只能翻出一個說法。但是我還是放了英文原文,這樣大家也能參照的看。教導的原句是“你必須像旅店裡的陌生人、外地人一樣生活”,可能怕大家不明白,所以補了一句“每一天都應該像新的一天“。 原文裡旅店用的是Guest House這個字,有人翻成賓館,招待所。我住過印度的所謂Guest House,跟酒店還不一樣。一般是一般的住家的小洋房,作為給外來的賓客住的地方。酒店、旅店、客棧、賓館有這麼多字,為什麼聖者爸爸用了Guest House這個字,也是提醒我們,我們都是過客。既然是個過客,住在別人提供的招待所裡,裡面東西的好壞,也跟你沒關係吧?也不用這麼執著吧?
然後聖者爸爸又用了Stranger 陌生人、外來者,外地來到人這個字。你到了外地,到了一個酒店、賓館,你是一個外來者、一個陌生人,你就用外來者的眼光去看,建築物對你來說是新的,花園對你來講是新的,景色對你來說是新的,周遭的美景來說對你都是新的,所有的事物對你來說都是新的。這就是我們應該活著的方式。所有的一切對你來講都是新的。每一天都像新的一天。
其實生命就是這樣。沒有什麼是屬於“我“的,是所謂的“自我”讓我們覺得”我“是真的,”我“擁有”一些什麼。我的身體,我的念頭,我的家人,我的房子,等等。但其實“自我”也不是真實的。所有真實存在的,只有在自我所創化的這個夢之外、在Guest House招待所之外,那是什麼?是神性。神性是唯一的真實存在。我們說,所以萬事萬物都有神性。其實,我們所看到的萬事萬物只是真正神性的反射、折射。真正的神性,是在Guest House招待所之外。在招待所裡面的我們,做著自我春秋大夢的我們,怎麼可能真正看到呢?
希望這段不會讓大家懵了。
回到教導的基本理解,我們的頭腦,我們的自我,讓每一樣事物都是變成舊的。你可能外出旅行,你去郊遊,其實一切都是新的,但是你的頭腦,自我,把一切都變成舊的了。藉由這樣,自我/頭腦讓我們不能活在當下,而是活在過去裡。
我們說過,這個月的教導都在講死亡。對過去死亡,就是讓每一刻都是新的。
我們看看小孩子就知道了。上次我們說過,你看小孩子在玩就會理解我的意思。簡單的遊樂場,可能一個溜滑梯、蕩秋千,他們可以玩個幾個小時,樂此不疲。每次來都像新的一樣。
如果我們能跟孩子一樣,換個角度,努力去看,你的太太會變成新的,每天都變成新的,新的丈夫,新的孩子,新的父母。雖然你吃了同樣的食物,講了同樣的話,但是,對你來講卻是新的。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很有可能,你會遇到一個情況。就是你很努力,但是你就是無法把所思所見,當成是新的。尤其是,當你處在所謂的有壓力的狀態、不美好狀態裡,你在一個低頻的能量裡。心情不好,周遭所有的一切都讓你感到生氣。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先不談如何去讓自己變成美好狀態,只是單純的去練習這個教導實修。這樣的時候你要怎麼做呢?你還是必須努力的去嘗試。然後你只能看到,你好努力,但是就是無法把生活的每一刻都活成新的。你無法做到。去看到你的內在真相,你就是無法做到,並且接納這個狀態就可以了。
所以這就是有為實修的做法。當你能夠使,你試著去做教導裡面要你做的,如果你做到了,你會有片刻的感覺到,覺醒狀態是什麼。而當你做不到,你只要看到你嘗試了,但是你就是達不到那個狀態。在這時候,必須要記得,要沉靜下來,不要急躁。只是靜靜的去接納自己那樣的一個狀態就好。你去看到自己努力了,卻做不到,並且能夠不急不躁的接納自己這樣的情況,也是做到了這個有為教導要你做的。
當一個人覺醒了,你去聽家裡的聲音,煮飯的聲音、講話的聲音、鳥叫的聲音,所有的一切,都會變得如此美好,每一樣的聲音都變成是新的。雖然可能是講同樣的話,同樣的工作,但是它變成了新的。你會重新愛上你的另一半,因為他是新的。你看到社區裡的花、聽到小鳥叫,甚至隔壁鄰居的吵架聲,小販的聲音,你也會欣喜不已,因為所有事物對你來說都是新的。
當我們覺醒了,它會變成一種自然的狀態。時時刻刻萬事萬物,對我們來講都是新的。但在那之前,我們必須花點力氣去看。我看到群裡很多家人的分享,當你投入專注進去,很多人有感覺到那個狀態了,對吧?覺醒後,你的專注就像背景音樂一樣,會一直在那裡,所以每時每刻對一個覺醒者來說都是新的。
期待嗎?
接下來我要分享我對於怎麼做教導實修、教導沉思的理解,以及體驗。如果大家努力的去做實修,不用等到頭腦手術,你的覺醒旅程就已經展開。
不過,先說明一下,我接下來說的可能會有些直接,有點尖銳。會搓到你的痛點。如果你怕小心臟承受不了,也許可以考慮先下線。
成功方程式:意圖+努力+恩典=成功
小的目標:沉思教導,也是一樣。
意圖去:
1、理解教導
2、在生活裡體驗教導
3、讓教導成為你的實相
努力去
1、理解教導。怎麼做:群裡沉思分享、來上zoom線上共修,大家一起交流
2、在生活裡體驗教導。要怎麼體驗?無為用觀察、去看,有為的去做。
3、然後,神性的恩典讓會教導成為你的實相。
大的目標:覺醒,也是一樣
意圖:覺醒
努力:實修,包含脈輪靜心+教導沉思
恩典》覺醒就會發生
有很多人看著教導,以為只是去看看就好。就第一次收到教導時,認真的看一下就好。或是我們現在一周給一個教導,我只要沉思一下,然後發出我的沉思感言,交了功課,就是完成了。但是不是這樣的。
無為教導是去觀察,依照教導去看。有為教導是花力氣,依照教導說的去做。我們必須在生活中,不斷提醒自己去做。
當我們不斷提醒自己,也是不斷的在做選擇、做有意識到選擇。有意識到選擇這件事很重要。
我們說自我就是無意識。而腦科學家也用實驗證明,我們所有活動,包括我們的思想、行為、情緒、反應等等,99%都由無意識所控制。所以我們是用著1%的意識,去選擇向神性那邊靠攏。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99%都是被無意識、也就是自我,或者說頭腦所控制的。所有我們有99%,都讓自我做著我們的主人。
這些上過奇跡課或向整體意識覺醒,或是我和寶玲的胚胎課的人都知道我們99%都是被無意識所操控。但是當落到生活中,大家往往是忘記這件事的。大家常常以為自我只是有時候才出現-就是我發現它啦、我覺察到它啦,自我才存在。無意識是我看到它了,才是在無意識狀態。這是非常非常大的誤解。自我99%甚至可以說99.9999%的時候都在,只是你沒有意識到它。也就是說,我們99.9999%都在無意識的運作裡。這些教導就是讓我們去看見這個真相。
我們在一天之中,不斷的有意識的提醒自己。雖然我們99%都是被無意識掌控,我們還有那1%可以做選擇。怎麼選擇呢?每次想到我要沉思本周的教導,例如說本周的教導:“你必須像旅店裡的陌生人一樣生活”每一天都應該像新的一天。”,當我記起來應該要沉思,去實修這個教導,我就停下來,努力地感覺自己是一個陌生人,努力的去看這身邊的事物,感覺所有都是新鮮的。
可能這樣做了30秒,自我又佔據你了,你又回到日常的生活裡,忘了要練習。沒關係,等你又想起來,就在這樣做。剛開始,你可能在一天之中只想起1次要做教導的實修,不管是去看,還是去做教導裡面要你做的。慢慢的你一天裡面會想起來2、3次,慢慢的你想起來,然後去做的時間會增加。
你不斷的提醒自己去沉思教導、做教導的實修,就是在選擇向神性那邊靠攏、不要向著自我那邊靠。
也有很多人會誤解,以為應該要正襟危坐,靜心去看這些教導。你可以花一些時間去沉思,但是真正的實修,是在生活裡去做教導裡面要你做的。
有些人,是把美好的狀態跟生活區隔開來。就是不講生活都很美好,都能沉思教導。一回到生活,就馬上處在壓力狀態。大家覺得這樣是正確的沉思教導,做教導實修嗎?
很多人誤解聖者教導的涵義,有些人,特別是有些老師,常常把聖者的教導掛在嘴邊,好像非常理解教導一樣,但如果你仔細去觀察,會發現他們似乎把教導跟生活是區隔開來的。
還有很多人會空泛的說一些感覺,像說生命很美好啦,我很感恩啦,我很開心呀,好像在喊口號、自我催眠一樣。
如果你是用這樣的方法在做,都是不正確的。
大家可以去檢視一下自己,是屬於理智型的還是感覺型的人。屬於感覺型的人常常會走到一種誤區,會只是談感覺。 如果是屬於感覺型的人,你很容易做出的沉思是只談感覺,變成很表面。感覺型的人很容易變成是很空泛的說一些感覺。以這樣的方式,即使做一輩子的練習,還是沒用的。
在做這些實修是,感覺型的人,必須嘗試著,把你的感覺,放在一邊。
這個教導,並不是說,當你去經驗教導裡面說的,只有美好。如果你是這樣的認知,那就是完完全全的錯誤。
不管你現在所經驗的是美好很好的感覺,還是經驗很糟令人很不愉快、很不美好的感覺,都專注著去經驗它,那就是你應該做的。
我說過小小孩子是全然在當下的。有些人可能就誤以為我講的是小孩的眼光看出去,都是美好的。這個是錯誤的理解。你去看看一個小小孩要不到他要的東西,那樣大哭大鬧,你還會覺得小孩都是經驗美好嗎?但是你如果關注小小孩,會發現他哭完,馬上就玩起來了。好像沒事一樣。這就是我用小孩舉例的涵義。小小孩子是全然在當下的。這一刻哭,下一刻笑。哭笑之間,痛苦美好、當下在做的,對他來說都是新的。
再舉個例子來講,我們就講這周的這個教導,必須每天活著就像新的一天一樣。如果我們結合上次的教導,就是“你應該把死亡當做同伴,去生活活得仿佛你明天將要死去一般。” 也就是說明天就是我的最後一天。我的生命只有今天。如果我的生命只有今天,我應該會好好的把握這一刻。不管我是開心,還是跟人家吵架,我都會非常的專注。
試著把你的專注力拿出來,去經驗每一件來到你面前的人事物。因為只剩一天了呀!如果你覺得這還不過讓你有危機感,出離感,那你就想我的生命只剩現在這刻會如何,只有這15分鐘,你會對當下發生的人事物持有什麼態度?
不管你的感覺是很美好還是很糟。當你專注的去經驗,這些經驗對你來說都會是新鮮的。拋開你的感覺,專注的去經驗,就是你應該做的。
感覺型的人會認為自己沒有這麼理智,沒有這麼頭腦。我想要強調的是,並不是感覺型的人就沒有頭腦。我們這邊講的頭腦指的是自我、是小我。感覺型的人一樣,跟其他人一樣。99.999%的時間都是自我。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你把感覺拿出來,凡事都講感覺,就是不用不頭腦。你一樣的是99%的時間裡都被你的小我、你的頭腦所控制著。
還要強調的是,不是說你感覺良好,在美好狀態了,在那一刻,你就沒有被自我所控制。我們每個人的一輩子,除非你已經覺醒、得到證悟,否則你99.9999%的時間裡都是被自我所控制的,好嗎?
一個覺醒的人,它不是時刻都只經驗美好。如果你認為覺醒之後,萬事都變好了,你不再生氣、不再有恐懼、憂愁等等負面情緒、想法,那你真是犯了極大的錯誤。你對於教導也有著極度錯誤的理解。
這是我自己深切的體會。
大家聽過西藏生死書吧?作者是索甲仁波切。快到清明了,我這幾周在準備快樂祖先工作坊的資料,想到去重看一次這本書。我每次看,都有非常深的感觸。仁波切在書中也說過類似的話。下面我念這一小段書裡面的文字:“即使在最偉大的瑜伽行者身上,憂愁和喜悅,希望和恐懼等等,會像從前一般生起。普通人和瑜伽行者的差別在於如何看待情緒和反應。普通人會本能地接受或拒絕,因而產生執著或厭惡,結果就積累了惡業。反之,瑜伽行者不管生起什麼念頭和情緒,都會理解其自然原始的狀態,不會讓執著進入認知中。”
有空我可以跟大家講講我的覺醒故事,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
因為這些教導實修是讓大家深入到生活中實修,不是讓築夢在空中樓閣。所以大家可以自己檢查一下,自己的沉思和實修,是不是很具體。不要幻想著自己很美好。如果你真的生活中萬事都很美好,那幹嘛不洗洗睡了,這麼晚了還聽我在這邊嘮叨?
我今天講了很多錯誤的理解教導、錯誤的實修方式,希望大家現在能夠更清楚明白。
如果大家一直用我上面講的方式去練習、去實修,慢慢的,一個見證意識就會出現。
在做練習的時候,你會體會到有教導裡面說的。同時你有時候可能也會意識過度到覺醒狀態、所謂的高峰狀態。
我說之前過這些聖者的教導有神奇的魔力。你越去沉思,你會突然發現你好像到了另一個次元,其實是你的意識滑了出去,滑出了招待所、滑出了自我的夢。雖然你沒有真正醒來,但有了一些瞥見。
我上次說過一件事。有位老師說過:祈請也是小我。她講的很對。神性無所不在呀,幹嘛要祈請?那是自我、小我在祈請。那為什麼我們還一直祈請。指導師也是這樣?祈請高我,祈請神性,祈請阿瑪巴關是我們再一次的做選擇,把我們生命的主導權交給神性。是利用你1%有意識的部分,去往神性那邊靠。
但是,千萬不要忘了,你還是99%時間在自我裡。這件事,即使你覺醒了,也不會改變。我們要做的,就是去看見,努力專注的去看見,即使一天裡面只有10秒你能這樣去看,也是很好的開始。千萬不要自己騙自己,處在美好狀態,就是沒有自我了。
最後,我再重複一下沉思教導的正確打開方式:
第一,帶著正確意圖去沉思教導。你可以在現在在心裡,或是大聲的說出來,跟你的高我,你的內在智慧說,我的意圖是
1、理解教導
2、在生活裡體驗教導
3、讓教導成為你的實相
然後在每天的生活中,
努力去做,包含
1、理解教導(群裡沉思分享、來上zoom線上實修)
2、在生活裡體驗教導(要怎麼體驗?無為用觀察、去看,有為的去做),不斷提醒自己想起來,想起來就去看,或是去做
3、 (神性的恩典)會帶領你讓教導成為你的實相。
回顧 - AB教導JOYCE講述(20190323) https://sarani.pixnet.net/blog/post/229268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