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239757443152f89094ac8e43a6da61.jpg

 

 

Sri AB

每周日Satsang靜心實修

AB本週靜心沈思10.26-11.01日

 

本週靜心

雨下了一整夜,現在停了。

有幾個人在大殿周圍坐著靜心。

其中一個在想他要多久才能開悟?他沒有意識到開悟是一個發生,不需要時間。

事實上正是這個假定,它需要時間,才障礙一個人開悟。

 

另一個人認為他被困在習性中,所以這可能對他來說是不可能的。當他糾結於「如何從習性中自由」這個疑問時,這個疑問就變得更加強烈。

 

坐在大殿周圍,在他們如此被忙碌佔用時,他們的頭腦突然開始慢了下來。

他們開始意識到它是個發生,和他們毫無干系。

 

fabcb91a58b1e2e5897bf672a2fd02ef.jpg

 

 

老師:這個是在我們尊敬的校長BG先生坐在他的家裡,有一些人圍繞著Ekam大殿坐著靜心時所發生的。但是我們尊敬的校長先生並沒有實際的見到他們,他就是在家裡面感受到了。

 

尊敬的校長先生感受到這些人內在經驗著什麼。他們是非常認真的人,他們參加了很多各種各樣不同的課程,然後他們也非常期待去進入到開悟。

 

429caf4db0a8783ea70c7fc8a1100c1d.jpg

 

有一個人就在想,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開悟呢?我還需要多長的時間,我到底是否會得到開悟?他就一直不斷的這樣思考著。他並沒有意識到開悟是一個過程/發生。這必須要突然之間在他身上發生。

 

你不是要一步一步前進,當我們的頭腦慢下來時它就會發生,你根本不需要時間。但是他看起來並不理解這一點,而這只是個發生。而且他也不知道他在嘗試以及擔憂著,這並不會帶給他身上有任何幫助。

 

ff168f0f2dfc45aabaa9a11d1125bc17.jpg

 

而另一個人,在某個課堂里的一個教導中他理解到:「喔,我的習性給我帶來持續的擔憂與擔心。」 所以他坐著那就想著說什麼時候我才能從這些習性中解脫出來,這些負面的習性什麼時候能改變呢?他在想著並且持續擔憂著這件事情。

 

他們兩個都在擔憂著,而這個擔憂變得非常的強烈。他們圍繞著Ekam大殿而坐。這個問題變得非常的強烈,他們坐在這個能量的中心,然後尊敬的校長就在那經驗著他們的掙扎,慢慢的,在他們不知道的情況下,念頭開始變慢了。

 

對於他們而言這是非常驚訝的一點,因為念頭真實的在變慢了。然後他們才理解,原來這一切是自動發生的過程,我們什麼都做不了,沒有什麼是我們需要做的。這就是為什麼在印地有這樣一句俗語說:「保持安靜」。

 

當你去問這些開悟的聖人悉達士,他們會說「保持安靜」。因為這是他們所發現的。很多的人做了很多的事情想要去得以開悟,但是不會讓任何一個人開悟。因為所有你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安靜。

 

你怎麼樣能夠保持安靜呢?這是一個發生,而這個發生就只有透過恩典才會出現,而這個發生本身就是恩典。所以在這裡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這些人圍繞著大殿而坐,而我們尊敬的校長先生在家裡經驗著他們當前所經驗的這些掙扎。

 

448ad4abcf9f4db5c6b58ff2dac2f8fe.jpg

367c2e927168434205975fe91422f2d4.jpg

 

出於校長先生對他們的慈愛與慈悲,當他經驗著他們的掙扎時,也非常的關心這群人,然後他們的念頭就開始變慢了。他們不可能在沒有付出任何努力的情況下就有所成就。因此現在念頭開始變慢了,這是我們稱之為的恩典。

 

因此,出自於校長先生的慈悲,他們有了這個恩典,所以這是一個發生。

 

現在讓我們與摯愛的校長先生校長夫人AB連接,去祈請他們可以給予你這樣的經驗體驗。要清晰的看到你是如何在內在一直持續的努力想要在覺醒開悟上做到一些事情與掙扎著。

 

然後你要去理解的是其實你什麼都做不到,一切應該是一個發生。在這樣的一份理解中,向我們尊敬的AB去祈禱給予你這個體驗。

 

 


 

本週沈思

你是你自己受苦的原因

而非他人

 

93902178ccfda9607c28df3367104a0e.jpg

 

老師:首先讓我們來區分一下痛苦和受苦的區別。痛苦是實際的,受苦是心理的。當你摔倒受傷時或者因為飢餓所擁有的受苦那是疼痛感,那是身體層面的痛苦。

 

在這裡AB所說的是你心理的受苦,在這裡我們來看一下我們到底是如何為此而負責的呢?

 

請大家清晰的知道我們在這裡所說的是受苦而非痛苦,我們尊敬的校長先生說:不管這個人做的是什麼或者發送什麼,完全取決於你自己是如何接受的。

 

受苦在那裡,如果我們沒有接受的話。比如有人想要傷害我們,或者在公眾面前去羞辱我們的話,這完全取決於我們是如何接受的。

 

如果我們並不接納,那麼就不會有任何的受苦。假設有人跟你說你是個愚蠢的人,你就只是忽略它,那就不會有受苦不是麼。這裡就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關於佛陀的,他有一天路過一個村莊,有一個憤怒粗魯的年輕人過來侮辱他,說那些所有不禮貌的詞語。

 

然後佛陀並沒有因為他的羞辱而感到失望,反而問這個年輕人:「告訴我,如果你要是給別人買禮物,而對方並不接受,那這個禮物最後會屬於誰的呢?」

 

年輕人很驚訝佛陀問了這麼一個奇怪的問題,他說那屬於我,因為是我買了這個禮物。然後佛陀微笑著說:是的,而對於你的憤怒也是一樣的情形。如果你要是因為我感覺到憤怒而我並沒有感覺到你的羞辱,那麼這個憤怒依然會回到你身上。而你就是那唯一一個變得不開心的人而不是我。

 

比如有人說我們是個笨蛋,然後你真的覺得自己是個笨蛋或愚蠢的人,而且你接收了對方所說的這句話,那我們就會有受苦。

 

如果我們要是沒有去接收它的話就不會有受苦。如果我們要是接收它的話,我們就會覺得自己是個愚蠢的笨蛋,那我們就會受苦。所以說我們是在為這個受苦而負責的。如果你要是接收它的話,這是你的原因。如果你不接收,那也是你的事情。所以說受苦全部都取決於你自己。

 

因此,我們的受苦基本上也都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不接納以及抗拒。當這個人跟你說你是個笨蛋時,如果我們看到噢我就是個笨蛋,並且你能夠接納它的話,那就沒有任何問題。

 

當我們沒有辦法接納它的時候,並且當我們抗拒時,那麼你就想說:「對方怎麼能這樣說我呢?」。在這時候就會有受苦。假如說你是個非常充滿智慧的人但還是有人說你是個笨蛋,而且他們還在你背後說你不好的壞話,我們也會受苦。

 

我們為什麼在這裡面受苦呢?我們受苦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接納這所發生的一切。因為對於我們來說這並不是真實的實相,而且我們也覺得為什麼它會這樣說我呢?而別人會怎麼想呢?我並不是他們所說的那個樣子。

 

然後我們就一直不斷的看到其實我們都在受苦,因此如果你要是可以開始看見與理解:是的,我是為我自己受苦而負責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從受苦當中解脫出來。我們為什麼要給自己去創造受苦呢?不是麼?

 

所以尊敬的校長先生說:「你就是你自己受苦的原因,而不是別人」

 

我們經常善於去埋怨他人,但是讓我們暫停一下去看到,我們是為自己而負責的。現在請閉上眼睛去意識到你是如何為自己的受苦而負責的。

 

 


【學習是為了清空所學-阿瑪巴關靜心沈思】 https://sarani.pixnet.net/blog/post/229997285


 

(首場免費)創造 CREATE

印度TEJASA JI公益課程

 

生命的重要性在於一個人創造了什麼--阿瑪巴關

透過積極建設性的創造,帶來美妙的吉祥豐盛﹔
經由消極破壞性的創造,導致問題與障礙磨難。

🌞 邀您一同加入「建設性創造」的高頻場域
☞開啟您內在智慧與力量
☞移除您負面認知與觀念
☞迎接美妙的祝福與奇跡
☞重塑您生命的創造基石


⏰ 課程時間:11.12日19:00-22:00
⏰ 授課方式:線上參與


🌞 這是生命科學給予人們開啟內在創造力的鑰匙,由由印度老師 TEJASA JI親自授課


✨邀請您一同調頻於 「建設性」的高頻能量✨✨✨

109年11月12日(四) 晚 19:00 - 22:00

立即報名:https://forms.gle/PRbiS9u7zKdpDPGp6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阿瑪巴關 沈思 開悟覺醒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rani 的頭像
    Sarani

    合一淨源中心

    Sara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