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0
大家晚上好。
我們今天來看一下7月10日今天、尊者的每日教導
受苦不是別人造成的,而是你自己造成的。
Suffering is not caused by others but by yourself.
一個人為什麼會受苦?我們這裡說的不是實際上身體、生理性的病痛。而是心理上的受苦。我們會因為自我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而受苦。而自我的需求是什麼?對安全感的需求,;享樂;愛與被愛的需求,擁有重要性、被認同;成長的需求;能付出貢獻、被感謝;超越自我的需求。如果這些需求沒有被滿足,或是說滿足的過程中得到阻礙,一個人就會受苦。
例如,每個人小時候,很自然的會希望得到父母,尤其是母親 全然,時時刻刻的愛與關照。現在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可能也有自己的孩子了,大家覺得有可能嗎?可能你要上班,不能時刻的陪孩子。你有自己的制約、自己的程式,即使在孩子身邊,也可能忙著自己的事。所以這種無時無刻的愛與關照是不太可能的。
但就這樣,我們就受傷了。這就寫入了我們的生命程式。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些生命程式的影響。很多人在跟他人交往時,自動的就帶入這些生命程式的影響。例如,把他人當成父母了,不斷討愛,或是不斷求表現,讓對方讚賞。大家不要覺得好笑,但如果你去注意,你可能發現年長的父母盡然表現在向你討愛,一個同事盡然不斷表現希望得到你的讚賞。其實題目不是在向你討愛、求讚賞,他們是把幼年對父母那沒有完整經驗的能量,拿到現在去表現而已。我們的父母、同事是這樣,我們自己也一樣。
我線上上共修一直提醒大家,我們要往內看。所以我們學到的,都要拿著放大鏡看自己,千萬不要想惠琦舉了父母、同事的例子,結果不斷看著別人。
我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講電視劇《幸福一家人》裡有一幕。
父親是賣面的老闆,母親早逝。父親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兒子也爭氣,在醫院當上了外科醫生。
兒子結婚後卻選擇跟家裡斷絕關係,原因是家裡在事業上沒能給到他幫助。
兒子是這樣說的:“父親每天只會問自己餓不餓,卻不能在事業上拉自己一把。”
這個兒子沒有體諒父親的不易,理所應當地接受著父親對他的好,把成功歸功於自己的努力,把失敗推脫于父親無能。
令人傷心的故事不是嗎?但在現實生活裡,類似的故事卻不斷的發生著。絕大數的時候,當事人也沒有覺知。
我們之前的線上共修裡說過,有很多人,是把自己放在被害者角色裡面。覺得自己的生命都是被別人所影響的,被別人所害,都是因為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老公,老婆,被公婆、被自己的孩子所影響、因為他們,所以自己這麼苦。
尤其現在原生家庭的概念很普遍,很多人認為都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原生家庭,讓自己變成現在這樣子。對生活,對所碰到的人事物充滿了抱怨。覺得都是別人的錯、別人的問題。
這是沒有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沒有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這樣的人是不感恩的,充滿了索求。不斷的向別人討愛,索求這個、索求那個,同時覺得、得到什麼都是理所當然的。對於自己沒有得到的,怪罪到別人的身上。
說穿了,這樣的人還是把幼年對父母那沒有完整經驗的能量,拿到現在去表現。但是他變成把自己的精力,完全的關注著外面的世界,把自己的力量也完全投射到外面的世界。而內在世界,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力量。而讓自己變得沒有力量的真正原因,卻是自己所創造出來的,是自己把力量交給了別人,而又不斷的責怪身邊的人。
這像是一個閉環。在這樣迴圈裡面的人自己基本上看不見真正的問題,別人也很難把他拉出來。
還記得6月26日的一日課,裡第一個老師所講解的第一個狀態嗎?老師所講解的第一個狀態,就是傷痛和憎恨。
取決於你有否對自己的「傷痛與憎恨」變得有覺知,你能夠得到偉大慈悲之光的偉大慈悲。
取決於你接收到的偉大慈悲,你的頭腦會得到改變。
取決於你大腦的改變,你會轉化。
取決於你的轉化,你會從中解脫。
取決於你從傷痛與憎恨中解脫,你會充滿了慈悲與喜悅。
有些人會想,我已經上了這麼多課了,也做了這麼多的療愈,我應該被療愈了,應該沒有傷痛了。或者,對於一些教導,沒有正確的理解,認為一個人應該要讓自己一直處在美好的狀態,不應該覺得有傷痛、不應該處於低頻裡,然後想些辦法,讓自己快樂,或是假裝快樂。然後自我催眠,說自己生活很美滿,一切都很好,自己已經擁有了這些美好狀態。
我們要去看到,是我們自己造成自己的受苦,不是別人。是自己的需求沒被滿足,自己的自我造成我們自己的受苦。我們要去對自己的傷痛與憎恨有覺知。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手術不會發生。即使我們去到課程裡,手術也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當我們做出努力,去意識到自己造成自己的受苦、去意識到我們的傷痛與憎恨,偉大的慈悲之光將會幫我們進行手術。
回顧 - AB教導JOYCE講述(2019070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