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5

 

大家晚上好。

 

剛剛寶玲帶領的是快樂靜心。這是這次我們上課被點化才能帶領的新靜心。

 

參加這個靜心的人,能夠得到下面這些好處:

 

寂靜、快樂、平靜安詳、健康變好,吉祥的事情會發生,例如健康、財富、關係的改善等等。還會給參加者的家庭和朋友帶來正面的影響。

 

這個是被點化的奇跡家人的帶領才有用。指導師特別說了這個靜心很強大。我們以後每次的線上實修都會帶領這個靜心,希望給大家的生活帶來更多奇跡。

 

 

我們今天要來看的是, 阿瑪給未覺醒者的成為、有為教導

 

我們之前說過,所謂的成為、有為教導,就是需要我們去付出努力、去做。 我們可以請求我們的內在神性的幫助,去做出努力。但這類的有為教導是要去做的。

 

阿瑪給未覺醒者的有為教導是:

 

“你是你的立場”

 

"You are the stand that you are"

 

我們講過尊者的教導有很多層次。每個人會根據自己的背景、文化、意識來理解教導。其實不僅是教導,生活中,我們面對同樣或類似的問題或情況,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反應。為什麼?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意識不同。而我們的意識取決於我們在生活中發生的許多事件中、所採取的立場。

 

我們賦予生命中事件的意義,決定了我們會採取的立場。當有事件發生時,我們會去試著給它一個意義。例如,我們在胚胎課常常遇到,一個人小時候爸爸媽媽常常責駡,常常說:“你真沒用”,常常這樣,一個人就會把一個意義、一個定意給到自己,認為自己真是沒有用。但是如果一個人小時候常常是受到讚揚、讚賞的,結果就會是完全不同,不是嗎?我們會給與不同的含義。而我們給出的意義就是我們的信仰體系。

 

上課時我們聽過很多例子。例如,有兩個孩子的父親是酒鬼。大兒子想:'我的父親是個酒鬼,讓我也成為這樣吧'。他也變成了酒鬼。小兒子想:“也許我的父親是酒鬼,但我不會成為酒鬼。我會幫助酒鬼。我會賺很多錢並幫助別人。”因為如此去思考,小兒子成了一名偉大的工程師,建造了道路和橋樑,積累了大量財富,並幫助了其他人。兩個孩子面對的情況都是一樣的,但他們各自從其中得到不同的意義與結論。

 

我講個故事。有兩個小男孩在街上玩,不小心把一輛嶄新的腳踏車碰倒了。這是幾十年前的發生的事,那時候腳踏車很珍貴的。腳踏車的主人聽到車子倒的聲音,跑了出來,大聲責駡這兩個孩子,要他們賠償。

 

其中一個男孩心理就想,有錢人了不起呀,有錢人是壞蛋,我們又不是故意的,我們是小孩,又沒有錢,怎麼賠。有錢人太壞了,欺負我們小孩,我才不要當有錢人呢!

 

另一個小孩想:我們不是故意的,我們是小孩,又沒有錢,怎麼賠。我長大要賺很多錢,這樣自己要買多少腳踏車就買多少腳踏車,這樣就不會被欺負了。

 

你們猜,這兩個孩子長大了,變的怎麼樣了?

 

大家可能都猜到了。第一個孩子長大了,果然成為在生活中掙扎的人。沒有錢,一樣常常的感到別人與生命的惡意。第二個孩子很成功,也積累了大量財富,並幫助了其他人。兩個孩子面對的情況都是一樣的,但他們各自從其中得到不同的意義與結論。

 

我們常常說,頭腦、自我就是不間斷的內在對話。這些內在對話是什麼?我們的內在的對話,是基於這些內在的意義,我們賦予生命中事件的意義。我們從這些對話中採取了我們的立場。

 

如果我們是一個沒有覺醒的人,我們只不過是我們所採取的“立場”。這個立場就是我們的生命的故事。我們生命的故事、取決於我們給與每個事件的意義。這也意味著,是取決於業力或是取決於我們在子宮內、胚胎期、或在分娩過程中、或在出生後前面最初的6分鐘內,這段時間,我們所做出的幼年關鍵決定。依據我們給與自己經驗的意義,形成了我們的內在對話。而基於這些對話,我們採取了立場。而基於這個立場,就是我們的生命的故事。

 

所以,簡單來說,業力,就意味著:內在對話、立場、生命故事。

 

我們取不同的立場,比如“你是沒用的”,“你很棒”,“你是成功的”、“你做什麼都會成功”等等。基於這個立場、是我們的生命故事。然後這些故事成為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就是我的的立場。

 

生命故事,事件發生了,我們給與意義,形成內在對話,而從中形成我們的立場。

 

如果我們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必須改變立場,並改變我們賦予每個事件的意義。當付出努力,我們就可以做出改變。為此,我們應該先看到你我們的立場。立場控制了我們的情緒和感受。而我們的生活取決於這些情緒和感受。我們成為什麼:一個工程師、執業醫生、偉大的、無用的,都取決於我們的立場。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去意識到、我們所採取的立場。當沒有覺知,我就是那個立場。我們只是我所採取的立場。

 

覺醒不是為了其他的世界。覺醒是為了讓我們享受一切。我們應該享受一切。尊者也說過,享受並不是覺醒的障礙。我們應該去滿足自我的需求。去享受。當一個人覺醒了,我們將享受所有這些、享受美好時光。所有我們也不用覺得尋求生活的逸樂是錯誤的。我們應該積累財富並善用財富。

 

當我們沒有覺醒時,要去意識到我們的立場並投入努力。你必須付出努力。否則沒有什麼會發生,不會發生任何變化。這就是阿瑪的教導。

 

 

 

接下來我們聊一聊我和寶玲前幾天上課的經歷吧

 

這是我和寶玲第二次上奇跡課,本來是去複訓,結果變成第二階。這個上課日期也是我的高我安排的。

 

課程裡我有很多神秘體驗,不過神秘體驗是我一般在分享時,儘量去避免分享的。因為一方面有很多人有神秘體驗,也有很多人沒有神秘體驗,一講,很容易讓大家落入頭腦的比較。更重要的是,老是談神秘體驗,很容易讓人變得幻想、玄玄乎乎的、不落地。所以我一般不喜歡談神秘體驗。所以我不確定是否應該跟大家分享這一個部分。

 

簡單來說我看到手術的進行。也有其他同學看到。甚至有人看到自己的手術,還看到所有人在動手術。還看到AB晚上在查房,看大家頭有沒有縫好。

 

也有很多人什麼也沒看到,只是頭疼、發燒等等。

 

也有人什麼感覺也沒有。

 

但很多人報告了手術後的感覺,覺得更有覺知了,更平靜,有清晰感、頭腦沒有念頭了,或是看自己的念頭看的更清楚了,等等。

 

就我自己在2011年、2012年被給與的覺醒經驗來看,真正的改變會慢慢的在生活中發現。

 

當去試著使用被給與的覺知,這個覺醒的大樹,就會很快的長大。

 

如果沒有覺知,整天被自我搞得團團轉,痛苦的時間會多一點,頭腦手術完成的時間、成效出現的時間,會拖得遲一點。

 

我不知什麼時候開始,聽人家講話,就會聽出來這個人講的是真實的,還是說著謊言,知道他的內在狀態。有很多人是沒有內在誠信,他自己在說謊是不自知的,但我聽的出來。我這個能力,越來越強。

 

就像奇跡課,雖然大家一起上課,當下的結果卻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做完了了手術,我聽他們講話,也能知道狀態。雖然樹苗都種下了,但什麼時候開花,可能還需要時間。所以不是做了手術,什麼都好了,一切都解決了。我們自己應該付出的努力還是需要去付出的。

 

我們每個人,不論做過手術還是還沒做手術,不論是否已經覺醒還是還沒覺醒,都應該不斷的保持覺知,去意識到自己的狀態。這樣轉化就能夠快速的發生。因為現在恩典一直進來了,不是一定要去臺灣上課才有恩典呀。

 

 

還有我們一直講,這個線上共修是為頭腦手術做準備。我自己上了課,做了手術,非常清楚看到我們這個線上共修的意義。其實我的高我會提前帶領我,不管是我自己的學習,還是我們在帶的課程,我的高我都會與時俱進,跟上最新的宇宙的神性運作的能量,提前給我支一些招。所以我常常會提前半年或一年的時間,就開始進行一些活動或議題,然後在一段時間之後,才看到原來如此。像我們的胚胎課,還是這個線上共修,甚至是我們另一個公益課程,新月滿月慶典,都是這樣的。

 

我們分享尊者教導的體驗與理解,這些對大家對真正去上課時、對課程的理解會有幫助。

 

我們在共修裡面所說的一些提醒,例如我提過生命的不同階段,對大家手術的成功與否,也有正面的影響。

 

大家還記得我提過,我們人生可能可以有不同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生活在無意識裡。例如有很多人是把自己放在被害者角色裡面。覺得自己的生命都是被別人所影響的,因為父母等等、都是別人害自己變成現在這樣子。對生活,對所碰到的人事物充滿了抱怨。覺得都是別人的錯、別人的問題。把自己的力量完全投射到外面的世界。

 

第二個階段是,我們開始學習去去塑造自己的生活。有意識的去創造我們的生活。去瞭解自我的需求,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然後學習怎麼正確的去祈禱、同時自己也做出努力;另一方面,去圓滿父母關係、療愈自己的胚胎期、幼童期的創傷、祝福祖先等等。有意識的去創造我們的生活。

 

當我們去享受世俗的快樂,得到世俗的成功、圓滿、財富豐盛,享受這些樂趣,都是為了讓我們做好準備,去走向覺醒的旅程。當恩典發生,當一個人被賜予了覺醒的狀態,那麼他就進入了第三階段。

 

還是要提醒大家,要去意識到自己是處於那個階段。然後努力去往第二個階段走,把自己準備好,當恩典來到,才能進入第三階段。

 


回顧 - AB教導JOYCE講述(20190518)

https://sarani.pixnet.net/blog/post/229340144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阿瑪巴關 JOYCE 實修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rani 的頭像
    Sarani

    合一淨源中心

    Sara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