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關談從“生存”到“生活”

2014-03-17轉自 合一奉愛

 

只有處在合一意識、讓愛在心中綻放的人,才是真正活著。一個未覺醒的人縱使擁有精神、經濟、政治力量,仍舊活在地獄裡……          

拜科學之賜,我們可以輕鬆安適地生活,即使是以前的王宮,也沒有現代人所享有的舒適奢華。可惜的是,我們卻無法從安逸的現代化生活中得到自己渴望的寧靜與喜悅。我們只是生存者,並沒有真正地享受生活,吃飯時無法休息,祈禱時依然焦躁不安。我們沉溺於撫慰人心的音樂中,甚至要靠安眠藥才能擁有甜美的睡眠。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從生存到生活

讓我們先來看看,大多數人目前是如何生活的?          

巴關說:人出生後慢慢長大,開始上學,學校裡有許多競爭,你必須為考試而用功,爭取好成績。父母會為你操心,你自己也有壓力。上大學時,你再次經歷同樣的過程。然後,你愛上某人,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和他或她結婚。事情如此持續著,你也繼續感覺挫敗。而當你找到工作時,也許會快 ​​樂,也或許會不快樂。最後,你結了婚,快樂了三個月,可是問題又開始了。你有了孩子,帶他們去上學,看看電影、電視,讀讀報紙、雜誌,吃吃東西,出門野餐。你的生命有什麼意義嗎?每天喝同樣的咖啡,吃同樣的三餐,也許有些微變化,但生命到底有什麼意義?就我看來,你不過是日復一日地過日子,並沒有活出你的生命。你活著,只是因為害怕死亡。

每個人都想當總統、當公司的總裁、可能嗎?

不!你必須妥協於這個、調試於那個。而除了那些可怕的衝突與掙扎之外,你的生命還有些什麼?         

 許多有錢人明白地告訴我:「巴關,我在沮喪的深淵裡。」

錢並沒有使他們快樂。無論你是否成功,你都不快樂;不管怎麼樣,你就是不快樂。為什麼?          

巴關的意思是,我們已失去了體驗生活的能力,我們的意識佈滿了衝突的烏雲,因而無法真正去體驗事物:夜晚的微風、孩子的笑容,或是安靜的午後。衝突不斷撞擊著我們,念頭驅策著我們,讓人不斷地想啊、想啊、想的……壓力就來了。實際上,我們無法全然去經驗事物本身,每件事都被念頭與衝突的噪音層層遮蔽了。當我們看的時候,眼睛並沒有完全看見;當我們聽的時候,聲音也不清楚明確。我們就像個超時工作的發電機一般,疲累不堪。

 究竟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擺脫庸庸碌碌的生存狀態呢?          

巴關說:現代人必須為了生存而工作,或是把工作當成一種逃避痛苦的手段,於是工作變成了苦差事。大多數都卡在頭腦裡,不斷給自己找事情做,好逃避痛苦,以致忙碌不堪,又不快樂。          

當你覺醒時,你會做同樣的事情、同樣的工作、同樣的職業,但經驗卻完全不同。就是這麼簡單,因而覺醒不會干擾你的正常生活。如果你是個裁縫師,覺醒後你仍然是個裁縫師;如果你原先是個科學家,那你仍然是個科學家,什麼都沒改變。雖然表面上什麼都沒變,但事實上,你會變得非常有效率,因為沒有了壓力、沒有了緊張,也沒有了衝突。工作不再只是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會變得非常愉快。          

覺醒的必要性多數人認為追求真理或覺醒是奢侈的,甚至認為那不過是逃避痛苦的方法。真是如此嗎?          

巴關說:只有處在合一意識、讓愛在心中綻放的人,才是真正活著,不然都只是活在頭腦裡,除了慾望、恐懼外,什麼都沒有。          

人存在最大的悲劇,是無法覺察當下所處的情況。          

即使你歸為權威國家的總統,或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但只要活在頭腦裡,就依然在受苦,因為你所謂的快樂不過是歡愉,很快會轉成恐懼與痛苦。          

我並非在批判你,只是想將你喚醒至喜悅與愛之中,而當你的心綻放時,這種情形就會發生。你可以是最貧窮的人,在大千世界中默默無聞,但只要讓愛在心中綻放,你就是在天堂;一個未覺醒的人縱使擁有精神、經濟、政治的力量,仍舊活在地獄裡。

覺醒可以用許多種方式來定義,而我為覺醒下的定義是:感官的解脫。一般人運用視覺,所以無法在沒有頭腦介入的狀態下單純去看。如果你能不受頭腦干擾地看見,那就是覺醒。如果你可以不受頭腦干擾地聽見,那也是覺醒。這適用於嗅覺、觸覺,以及思想。思想同樣可以沒有你的參與而被觀察。當你思考時,你以為是你在思考,其實思想獨立於你,所以看見思想的流動是可能的,你確實可以觀照思想。任何類型的思想都會來來去去,你可以觀照思想的流動。         

當感官從頭腦的控制中完全解脫,那就是覺醒的狀態,只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在生活。只要頭腦依然在控制,你就不是在生活。          

這就是為什麼當有人問我:「生命的目的是什麼?」

我的回答是:「如果你在生活,就不會問這個問題。」

生命的目的就是生活,過著感官的生活,而且感官必須獨立於頭腦、免於頭腦的干預。          

你時刻都在體驗真實嗎?或者你總在解釋接收到的訊息?當你看著樹時,是否會說:「這是一顆巨大的書,一顆小樹,綠色的樹,芒果樹,這個那個……」你的頭腦是否一直在評論?          

用餐時,你若開始擔心公司或家裡的事,或者評論食物,那就不是真正在吃東西,你有沒有真正去體驗事物本身。          

如果你能夠如實如是地去體驗,那你就會感受到喜悅,就會看見整個造化是完美的,它是最美麗的事物;你會感覺自己就在天堂,但你卻使它成了地獄。      

 讓感官從思想中解脫是可能的。思想只有在需要時,才是必要的,否則不必讓它介入。當感官免於思想或頭腦的控制時,我們就可以說你發現了無條件的喜悅、無條件的愛。在這樣的喜悅中,你發現自己與每個人連結,你發現了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與真正的喜悅是一體的,是自然發生的,是你的自然狀態,這是人應該一直體驗到的。          

但因為沒有體驗到這些,讓你的生活變得痛苦。你創造了各種方式來逃避痛苦,所以無法體驗到真實。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沉溺於酒精、毒品、性或其它癮頭之中,否則你的生活還有些什麼?它變得毫無意義。          

而合一的目標就是要幫助你如實如是地去體驗,這樣一來,你就會發現無條件的愛與喜悅。你會覺得與所有的人事物連結,不在只為自己而活,因為你變成了每個人,你為了人類的利益而活。

 這不是一個概念或某件想像出來的事情,當你覺醒時,這就是你日常生活的實相。現在,地球上已經有數万人進入這種狀態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rani 的頭像
    Sarani

    合一淨源中心

    Sara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