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

蓮華生大士

本文敘述「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這是開示本來覺性最直接的法要,源自「寧靜忿怒尊無上自性解脫最勝教敕」。

禮敬法報化三身,禮敬一切圓證明空覺性之諸佛。

我將開示「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

此法要源自「寧靜忿怒尊無上自性解脫最勝教敕」。

此教敕為你解說自身的本來覺性。

有幸佛子,諦聽覺照!

三昧耶 嘎嘎嘎

何其奧妙!

娑婆與涅槃同時圓具於覺性之內,

祂(覺性)的本性亙古如是,你卻無緣得識;

祂明空無染,永世不滅,你卻無緣一睹祂的丰釆;

祂處處顯現無礙,你卻視而不見;
因此著文,為你解說自身的覺性。

若不了解內在覺性,

十方三世諸佛所開示之八萬四千法門,

無人得識其中奧義。

此言不虛,大雄諸佛之密意盡在於此矣!

佛法經典縱然遍滿虛空,

但究竟真義終歸於覺性本身。

今開顯諸佛覺性,

下文解說修持要訣,此法既無前行,也無續修。

 

諦聽!

有幸佛子,諦聽!

常人雖也重視覺性的問題,且廣加研究,

對祂仍然茫然無知,或落妄見,或入邊見。

因為他們未能正視覺性本身,

只知發展為各種深奧難解的哲學觀念及學說,

使一般人錯失了認識覺性的機緣,

以致輪迴流轉於三界六道,受盡諸苦。

由此可知,忘失自身的覺性,是十分可悲的!

縱然聲聞緣覺由無我的道理深入,

卻無法了解覺性的本來面目。

其他行者亦各執一論,
自作纏縛,無緣得見淨光。

聲聞緣覺被主客(能所)二元的分別見所障蔽;

中觀派則被真俗二諦的執著所障蔽;

事乘與瑜伽乘因執著本尊的外相而受縛;

大瑜伽(方便父續)及隨瑜伽珈(般若母續)則

因分別空性與覺性為二而生惑。

從不二的究竟義觀之,

他們因分別空、覺為二,而步入歧途,

唯有先識破空性與覺性不二,方能證入佛性。

由覺性觀之,不論聖凡,涅槃與娑婆本來不二,
只因你不斷造作貪瞋癡諸毒,

故至今仍然流轉於娑婆世界。

因此,暫且放下你現行或未行的佛學法事,

藉開示「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的機緣,

你終將明白,

所有佛法都在這無上覺性解脫中得以圓滿;

不論你修持何法,均將融入大圓滿的境界。

三昧耶 嘎嘎嘎

那光明燦爛的覺性,也就是所謂的心性,

有人視祂為存有的實體,實際上祂並不是被知的實體,

祂又是一切之始,涅槃極樂及娑婆苦海的根源。

祂一向被佛教各宗派所推崇,

從名相來講,祂具有各式各樣的名稱:

有人稱祂為自性,或本性,或心性;

有人稱祂為心,或平常心;

有人稱祂為覺,或本覺;

有人只稱祂為覺性;

有人稱祂為梵,或大我;

有人視祂為無我;

有人稱祂為般若,或圓滿智慧;

有人稱祂為如來藏,或佛種;

有人稱祂為大手印;

有人稱祂為唯一本體;

有人稱祂為法界性;

有人稱祂為阿賴耶,或一切種。

如來為你開示本覺:

過去心是無痕的;

現在心是無作的;

未來心是無染的。
如此的覺照,實在平凡無奇,

無思惟地觀照自心而已,

若僅僅純粹的觀照,唯見明空之境,並無任何觀者可以被察覺。

當下,只是純粹的覺照而已,無思無念。

此覺性,空明無染,非由他生,

祂真實無雜,明空不二,

祂超越時空,不被造作,

然而祂絕非虛無,因祂光明遍在,

祂也不是某一實體,因祂明顯地遍存萬物,

然而祂亦不似一般物質和合而成,

因祂不可分割,只具一味。
總之,我們的覺性,是本自真實的存在,絕非源自任何外物。

如此方是真正觀照實相之道。

在這覺性之中,法報化三身圓滿如一。

祂不生不滅,且具空性,故是法身;

祂空性圓具光明朗淨,故是報身;

祂能夠自在顯現,故是化身。

這圓滿一體的法報化三身,便是覺性的實相(本質)。

諦聽這殊勝的開示,

使你頓見自身當下的覺性,原來如是。

祂本來空明,纖毫未染,

你怎能說,你不了解自身的覺性?

你的修持本無所執,亦無所求,

你怎能說,你修持得不好?

既然你的覺性就是這個,

你怎能說,你尋不著自身的覺性?

你百般尋找,必定找不到那個能起心動念的主體,

然而,能起心動念的覺性確實存在,

你又怎能說,能起心動念的覺性未生?
你只需隨順能起心動念的覺性,不需修整那生滅的心念,

你為何還說自己無法自在解脫?

既然你只需隨順覺性,無作無為,

你為何還說,你對祂一籌莫展?

何況明、空、覺性,本是圓滿不可分的一體,

你怎能說,你的修持一無所成?

既然覺性是本自存在、本自圓滿,不受前因或外境所限,

你怎能說,所下的功夫只是徒然?

既然所有念頭都是當下生起,當下寂滅解脫,

你為何還說,不知對治之道?

既然當下的覺性本來如是,

你為何還不識自己的覺性?

覺性本空,祂真的無實無根,

你的覺性也如虛空,

你不妨仔細回頭觀照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你不用先入為主地秉持著空觀,

那本自存在的覺性,從無始以來一直空明朗淨,

好似太陽一般,由核心發出光熱,

你不妨仔細回頭觀照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這覺性,真的是不滅的,

好似江河流水一般,永無止盡,
你不妨仔細回頭觀照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心念變化無常,真的不是我們的理智所能盡解,

他們就像微風一般難以捉摸,

你不妨仔細觀照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不論任何外境生起,真的就是覺性顯現,

就像明鏡能反映出一切外境一樣,

你不妨仔細觀照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世上紛紜萬象,真的都在祂的自身內解脫,

就像空中的雲彩,自行生出又自行寂滅,

你不妨仔細觀照一下,自心是否確實如此!

一切境相無非是心性所生,

在心性之外,豈另有能覺之人?

因為心性就是能覺者。

一切境相無非是心性所生,

修持是境相,心性是能修持者,

在心性之外,豈另有能修持之人?

一切境相無非是心性所生,

行事是境相,心性是能行事者,

在心性之外,豈另有能行事之人?

一切境相無非是心性所生,

三昧耶戒是境相,心性是能守戒者,
在心性之外,豈另有能守戒之人?

一切境相無非是心性所生,

證果是境相,心性是能證果者,

在心性之外,豈另有能證果之人?

你應該仔細觀照自身的心性,細細體會。

十一 

當你外觀身外世界,

若無雜念,即不受外界所染;

你再內觀自心,

若不用心念向外造境,

那麼,那微妙的覺性,便空明朗淨,無垢無染。

你的覺性淨光,即是法界性的象徵,
好似無雲晴空中的太陽,

陽光雖無形無相,卻光明遍照。

不論你了解與否,此乃最勝法義。

十二

這本自存在的無上覺性,自始便非由他物所造,無父無母,真是不可思議!

這覺性的圓滿淨光,亦非源自他物,真是不可思議!

祂既無生,故也無由而滅,真是不可思議!

祂雖無所不在,卻無人得見真相,真是不可思
議!

縱然流轉於娑婆,卻無損其身,真是不可思議!

縱使得證佛性,對祂亦無所增益,真是不可思議!

然而你還冀望成就其他外在的證果,真是奇怪!

祂存在每個人之內,卻無人認出祂來,真是奇怪!

明知祂在自身之內,你卻四出尋覓,真是奇怪!

十三

何其奧妙!

這當下的覺性空明朗淨,無實可執,

僅此,即是無上的正見。

祂涵括一切,卻不受任何觀念事物所羈,

僅此,即是無上的正修。

祂不修不整,又是言語道斷,

僅此,即是無上的正行。

無需四處追求,祂本來圓滿具足,

僅此,即是無上的正果。

十四

殊勝之正道有:

正見、正修、正行及正果。

隨順覺性,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即為正見、正修、正行及正果。

因當下覺性光明朗淨,又無瑕無疵,

故可稱它為殊勝之正道。

十五

三世不易之定法有:

正見、正修、正行及正果。

隨順覺性,不盡有為,不住無為

即為正見、正修、正行及正果。

因當下覺性光明朗淨,三世不易,

故可稱它為三世不易的定法。
十六

既然你已聆受三世如一的教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rani 的頭像
    Sarani

    合一淨源中心

    Sara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