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7
大家晚上好。
因為又有新的朋友進來,一開始我先說明一下這個線上共修的目的。
為了讓已經上過奇跡課、整體意識覺醒課、已經接觸聖者阿瑪巴關的道法的家人能持續的專注在這個道路上,也為了幫助其他跟阿瑪巴關的道法有緣分的朋友,我和寶玲組成這個微信群和每週兩次的線上共修。
共修的內容,是聖者阿瑪巴關每個月透過指導師,給到奇跡課的家人當月的實修。
實修內容包含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教導的沉思,一部分是呼吸靜心和脈輪靜心。
這些教導叫做覺醒教導。簡單來說,是聖者巴關和聖者阿瑪的語錄。這些語錄為了是幫助我們到達一個覺醒的意識狀態。
教導裡面又分為“有無為教導”和“有為教導”。對於“無為教導”,我們要做的就是去保持覺知,去看教導裡面要我們去觀察的。“有為教導”是需要我們花點力氣在去做的。
這些教導實修,都是為了頭腦手術做準備。所謂頭腦手術,就我們被給與一個覺醒的狀態,在這個狀態裡,我們會自動的看到自我的活動。這是最基本的覺醒。我們在今天的線上共修的最後,會跟大家分享尊者給出的52種覺醒狀態。
我們先來看,尊者爸爸的有為教導。
巴關的有為教導(Bhagavan's Becoming Teaching)
抱持(受苦)(像抱著新生兒般抱著受苦)
Holding ( hold suffering like a new born baby)
尊者爸爸媽媽的的道法,其主要教導就是抱持受苦。我們應該像抱新生兒一樣小心地懷抱著受苦。受苦其實也跟我們的生命程式有關。
通常我們不去面對痛苦,而是會逃避痛苦,。我們總是尋找方法去逃避,以很多方式去逃避。
很多宗教、靈性的派別都談受苦,什麼痛苦之身、痛苦之樹、諸漏皆苦等等。
尊者爸爸媽媽講受苦(Suffering),很簡單、直接,分成三種。
1、身體的受苦:肉體的病痛、肉體的苦
2、心理的受苦,其實就是頭腦的需求沒被滿足
- 擁有安全感、擁有確定、確實
- 享樂的需求
- 擁有重要性、被認同
- 被別人需要
- 成長的需求
- 能付出貢獻、被感謝
- 超越自我的需求
那具體呈現是什麼呢?例如,金錢匱乏的恐懼。這裡跟我們實際上、客觀上是否有沒有錢沒有關係,而是跟我們每個人對金錢的安全感需要有關。
或是,你的老公批評你了,你覺得他不夠愛你。各種情緒出現的場景,基本上可以很容易認出來自己在受苦。
3、靈性的受苦(存在性受苦)
而我們不是傻子,不會呆呆的在那受苦。慘也慘在我們不是傻子。我們會去逃避受苦,逃避方式有哪些呢?
1、逃避身體的受苦:看電視、打電動、逛街、吃東西
2、心理的受苦:
- 投射某事物、然後逃離自己所在的位置。,例如,責怪他人、抱怨、怨恨,覺得別人有問題,有問題的都是別人,挑剔。挑剔別人的人,其實最挑剔的是自己
- 自憐然後變得自我。
- 玩自我的遊戲: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操控等等
- 產生優越感
- 產生情緒
- 給予受苦一個哲學的解釋,如受苦才能成長,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3、靈性的受苦:問“生命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要不然是變得很情緒化,要不然就是其他各種逃離受苦。但尊者說,逃離受苦本身才使得我們受苦。如果面對受苦,直面受苦,抱持著受苦,受苦就會減弱、甚至不見。
巴關舉過一個有趣的列子。假設有一隻老虎在你的房間,房間的門都被關上。你試著逃跑、抓著天花板的風扇。這樣你能逃多久?老虎很快就會抓住並吃掉你。
尊者說:跳到老虎的嘴巴裡。讓老虎咀嚼你,吃掉你。這樣一來,你就消失了。受苦也消失了。
但是大多數人不這麼做。
現在,如何抱持受苦?當你想要逃避,變得有覺知和抱持受苦。當你失去工作,當你感覺糟糕被某人背叛,或者失去生意,抱持受苦。抱持是這個道法的關鍵字。
當你抱持,奇跡會發生,。
但當你專注在奇跡上,你就沒有抱持受苦了。如果我們不抱持受苦,它會一次又一次地來,並繼續困擾我們。
所以,首先我們要意識到我的逃跑路線,然後控制住自己不要逃跑。
這邊講的抱持指的是內心世界、內在狀態。如果你發燒,這是外在的發生,你不應該抱持,而應該去看醫生。
因為陸續有一些新朋友入群,我想再次說明一下我怎麼做教導實修、教導沉思的理解,以及體驗。
成功方程式:意圖+努力+恩典=成功
想要正確、成功的去做沉思教導這個實修,也是一樣。
意圖去:
1、理解教導
2、在生活裡體驗教導
3、讓教導成為你的實相
在生活中,努力去
1、理解教導(群裡沉思分享、來上zoom線上實修)
2、在生活裡體驗教導(要怎麼體驗?無為用觀察、去看,有為的去做)
3、讓教導成為你的實相(神性的恩典)
然後我們在一天之中,每次想到“哦,我要沉思這個無為教導、或是我要做這個有為教導,就這樣去做。例如說本周的教導是“抱持受苦”,我就去看當下我有沒有在受苦,如果有,就抱持著,跟這個受苦在一起。在一天之中,不斷提醒自己要做這個教導所說的。一想到要做這個教導,就去看當下我有沒有在受苦,如果有,就抱持著。如果一直這樣做,一個見證意識、就是覺知就會出來。
有很多人看教導,以為只是去看懂就好。就收到教導時,認真的看一下就好。或是我們現在一周給一個教導,我只要沉思一下,然後發出我的沉思感言,交了功課,就是完成了。但是不是這樣的。
無為教導是去觀察,依照教導去看。有為教導是花力氣,依照教導說的去做。我們必須在生活中,不斷提醒自己去做。
當我們不斷提醒自己,也是不斷的在做選擇、做有意識到選擇。有意識到選擇這件事很重要。
自我就是無意識。我們99%的時間裡,都是被無意識所控制。所以我們是用著1%的意識,去選擇向神性那邊靠攏。
不斷提醒自己,不斷提醒自己。這是你不斷的在做選擇、做有意識到選擇。選擇向神性那邊靠、選擇去控制心智,也就是自我。
學習之後,大家會開始理解什麼是自我/頭腦/小我,但是很多人以為自我只是有時候出現。我看到自我了,我發現它在的時候它才出現。這是很大的誤解。自我基本上無時無刻不在。這些教導就是讓我們去看見這個真相,看見我們的自我不斷在做各種活動。
上次有人問到52個覺醒的面向。這是手術後人們回饋他們的狀態。我們被建議不要用po文方式分享,所以我在這邊念個大家聽。基本上也不多做解釋,只是給大家參考。
1. Empty空
2. No person 沒有一個人在那裡、這個人不存在
3. Silence 寂靜
4. No thoughts 沒有念頭
5. Less thoughts 較少的念頭
6. No thought Disturbance 沒有念頭的擾亂
7. No source where thoughts are created 沒有念頭被創造的來源
8. Thoughts are empty念頭是空的
9. No thinking 沒有思想
10. Witnessing thoughts from top of the head從頭的上方見證念頭
11. No justification or condemnation of thoughts 沒有評判或譴責的念頭
12. No hurt沒有傷痛
13. No stories of past沒有過去的故事
14. No stories get created in present 在當下沒有故事被創造出來
15. No relationship problems沒有關係上的問題
16. No enemies 沒有敵人
17. No trying to change others不會嘗試去改變他人
18. No expectations from others to be different from whatever they are不會期待他人的改變
19. Comfort and ease with everyone與每一個人的相處都是輕鬆舒適的
20. Can relate with anybody 能與任何人連結
21. No disturbance 沒有干擾
22. Peace平靜
23. Stillness 靜止、沉靜的
24. Coolness 冷靜的
25. Internally unmoving 內在如如不動(的狀態)
26. Flowing with life 隨著生活的流而流動
27. No craving沒有渴求
28. No trying to impress our self upon people 不會想去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29. No trying to win ppls love, appreciation, respect and importance 不會想去贏得別人的愛、感激、尊重、和重要性
30. Joy喜悅
31. Love愛
32. Feeling connected to all感覺與萬事萬物連結
33. Helping nature 幫助自然
34. Cooperation to others naturally很自然地會與他人合作
35. Flexible 有彈性的、不僵化的
36. Solution oriented mindset 解決方案導向的心態
37. Everything is empty 每件事物都是空的(我的理解是,看到每件事物的空性)
38. No naming 不去去命名
39.No labelling 不去去貼標籤
40.No meaning giving 不去給予意義
41.Gratitude 感恩
42 .All the time feeling presence of Ammabhagwan 一直感覺到AB的臨在
43. Ammabhagwan taking over anytime 阿瑪巴關隨時接管
44. Bond with Ammabhagwan moved to higher Dimensions and strengthened
與AB的紐帶連結變得更強、並轉化為更高維度的連結
45. Faith in the vision of Sri Amma Bhagavan對AB願景充滿信心
46. Passion for this vision 對AB願景的熱情
47. Everything is. 一切如其所是(允許一切 如其所是)
48. Things are ---- , life is ----- ppl are ----- (take things, ppl as they are)
(允許)事情如它所是,,生活如它所是,人們如它所是。一切事物如其所是。
49. No comments 沒有評論
50. No judgment 沒有評判、審判
51. Head also empty 頭腦是空的
52. Things are just played as they are事物如它們所是的上演著
回顧 - AB教導JOYCE講述(20190424)